雄安·生态科技之城
生态之城、未来之城、科技之城
雄安新区
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的主要政策
一、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入推进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现代智慧城市,推动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现代产权保护体系,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现代智慧城市
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设计机制,探索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构建新型住房供给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雄安新区·交通发展
雄安新区·企业入驻
雄安新区主要由三个县组成: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其中容城县是目前为止投资建设最火热的,也是相对来说人流量最大的地区。最值得一谈的是市民服务中心,容城县在雄安新区中的定位是政务区。入驻了很多央企和互联网企业,有影院、无人超市、办公楼、展厅、酒店等配套设施。央企在雄安落户,标志着雄安的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央企总部区中化集团、华能集团、中国星网集团、还有刚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四家央企总部已经施工建设,不久以后会有更多的央企二级和三级公司以及配套企业落户雄安。而且雄安还有金融岛,长安街上的金融企业也会陆续疏解过来的。
1、中化集团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注册资本552.58亿元,员工22万人,年营业额达万亿的新央企,总部选址定在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率先动工区,是率先确定转移雄安的央企之一。中国中化位于启动区的核心位置,也在起步区东西轴线上。旁边就有城际站、金融岛、中央绿谷,R1快线、地铁1号和2号线都交汇在这里。中国中化不仅是企业总部区第一家企业,即将建设的总部大厦,是目前已知的,雄安新区大厦里最高的一栋楼。
2、华能集团
华能集团和中化集团都是最早一批确定转移到雄安新区的疏解企业。华能总部大厦占地面积多,自北向南用地面积分别为:14360㎡、1242㎡(绿地)、15988㎡、22150㎡。最北侧地块将建设主楼,高130m,26层;南侧建配楼,高53m,11层。按照新区的立体空间设计要求,南边的楼比北边的低,向南缓降到东西轴线上,相互呼应。地上有一个公交换乘中心。地下有3层,配有地下车库、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交通和地下社区物流配送中心。华能总部项目完成了土护降招标,已开始进行工程设计。计划2022年10月份开工,预计2024年8月竣工,和中化集团在同一年完工。
3、中国星网
2021年4月28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星网)在雄安揭牌成立,成为第一个在雄安注册落户的央企。根据2021年4月25日雄安发布的成交公告信息,中国电信成功竞得雄安新区XAQD-0019地块使用权,该地块的性质为“新型产业用地(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为50年,成交金额约1.76亿元。
4、中国矿产资源集团
2022年7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矿产资源平台组合,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教育医疗
雄安大学园区首批落户4所部属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所高校主导功能均为高等教育科研用地。还有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而这仅仅是第一批次的高校和医院的疏解项目。
随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石家庄二中、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新一批京津冀地区优质学校将落户雄安,与新区中小学开展对口帮扶,当然还有雄安大学,占地面积170公顷。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5家全国优质985、211大学共同组建。
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超一流大学,以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地。比肩哈弗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雄安大学计划2023年6月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