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YU森裕公益|时空之旅:探索文化瑰宝背后的传承故事

  1. 首页
  2. 森裕公益
  3. CENYU森裕公益|时空之旅:探索文化瑰宝背后的传承故事

9月5-7日,森裕公益踏上了一次文化探索之旅-山西大同,探访了国家级历史街区、博物馆、石窟、庙宇、龙壁等。本次三天的文化传承行程,森裕公益领略了大同建筑历史文化的魅力。首日,漫步于华严寺、善化寺等古刹,深度感悟了辽金时期的皇家建筑精华;次日,徜徉于云冈石窟、悬空寺,沉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艺术中;第三日,在大同古城中开展City Walk,踏足大同鼓楼、大同九龙壁及博物馆,在古老的街巷中感受历史的回响,领略文化的传承。

公元4世纪至13世纪

大同先后作为北方中国多个王朝的首都

因而大量皇家形象工程在此兴建

其城市文脉中镌刻了中古时代建筑

宗教和艺术的最高成就

时至今日

大同依然保留着袭承北魏平城格局的

明清大同古城

城中保有着北魏时期的里坊街巷

辽金时期的皇家巨刹

元明清时期的庙宇,及成片区的合院民居

千年一窟看云冈-穿越千年的微笑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北魏称武州山大石窟寺),是北魏首都平城(大同)的皇家大型佛教艺术圣地,开凿于公元5世纪,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群。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双窟为主,是北魏国力最鼎盛时期开凿的产物;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川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大小佛像50,000余尊。

云冈石窟是北魏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产物,同时汇聚了公元5世纪前后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石刻造像艺术圣地。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名目。

 

 

站在这宏伟的石窟前,不禁为古人的卓越智慧与非凡毅力所折服。每一尊雕塑,每一面石壁,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千年前的辉煌篇章,让人心生敬畏,感慨万千。它们不仅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精湛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韵风骨,让人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之美。云冈石窟,不仅是一部美学史,记录着音乐舞蹈的曼妙传奇;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北魏》史书,见证了鲜卑王朝的兴衰更迭,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感受那份沧桑与厚重。

 

 

悬空寺-以木支撑在悬崖峭壁上的“空中楼阁”

 

 

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距今1,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建于悬崖上木结构建筑。寺下“壮观”二字为诗仙李白游览后留下。悬空寺又名“玄空阁”,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现主体建筑为明、清时重修,整座寺院,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在仅仅一百多平方米的面积上,巧构各类殿阁40余间。其建筑上不在巅,下不在麓,依势就形巧俏幽伏于峭壁之上,玲珑剔透,又凌空欲飞。悬空寺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华严寺-壁上丹青,华彩千年,赴一场艺术盛宴

华严寺(辽金时称大华严寺)是辽金西京大同的皇家巨刹。华严寺融合了辽代的政治权力和宗教信仰,更是契丹皇家宗庙的驻地。华严寺大殿是中国中古时期现存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其前身是辽道宗修建的供奉先帝的“七祖御容殿”。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作为契丹皇族为迎接末法时代修建的超时空道场,是举世闻名的八大辽构之一。

历经元明时期的战乱与重兴,华严寺分为了上下两坐寺院。2008年,华严寺再度重修,上下华严寺合而为一。如今大同华严不仅是信仰圣地,更是文化传承的代表。

 

 

和中国大多数佛教寺庙坐北朝南的走向不同,坐西朝东的华严寺体现了辽代契丹族,“以东为尊,逐日而居”的生活习俗其上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教殿堂,下寺主殿薄伽教藏殿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发生在辽末的战火曾让华严寺的部分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而这座传世古刹也在那之后几经重建修缮,才达到我们眼前的规模。

历经一千多年 浸润了不同时期的华夏文化,让华严寺的一草一木都沾染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与艺术,这种叠加忠实地记录了,自建寺以来的历史变迁,寻秘华严寺,是对如烟历史的追寻。

 

大同博物馆-对望之间,一眼万年

大同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藏品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集中表现大同地域的融合基因,特别是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在国内文博圈享有盛誉。

总馆以大同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主线,着重反映本地区民族融合的发展历程,开辟“沧桑代地”、“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历史陈列,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繁荣,再现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生活景象,充分体现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表征。

 

 

这块曾经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网红”漆画屏风于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现残存较完整的屏板5块,每块长约0.8米,宽约0.2米,厚约2.5厘米,榫卯结构拼接,四周镶边并有彩绘图案。木板两面皆有绘画和题记,且每块版面均绘人物四层,每层又为一单独画面并附榜题。漆画所绘故事内容为列女、孝子、高人、逸士等(其中有汉班婕妤的故事),体现了墓主生前思想意识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

该屏风是北魏书法和绘画的艺术珍品。北魏髹漆实物极少,再加上髹漆工艺精湛,漆画精美细腻,但制作工艺早已失传,所以它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稀世之珍。

 

 

“文化传承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保持尊重|保持敬畏|保持认真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一些传统技艺因缺乏传承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古老的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传统节日的氛围也日益淡薄。

因此,森裕公益在此呼吁,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坚定文化自信,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最新发布

菜单